瀏覽次數(shù) 4 2016年12月15日 15:33:01 麗江東巴谷生態(tài)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
從他留人家到達普米金窩,可走大門,也可以經(jīng)過甬道從后門進入。因為兩個院子之間有三種秋千,最靠近普米后門的這種是他留人和普米族所共有,中間一種是他留與漢族所共有,靠近他留院這種秋千為他留人所獨有。要認識這三種秋千,再加兩院距離較近,我們常從后門進入普米院子。
普米金窩的院子是四個民族院中空間最大的,由于它座落在裸美湖邊,老屋與雪山諸峰共同倒影碧藍的湖面,風景最為優(yōu)美,從大門不遠處的湖對岸欣賞,美不勝收。普米院有三棟木楞老房,北邊的花樓和南邊的廄房一高一矮形同兩個衛(wèi)士,守護著西面的老房,便可看出正房的尊貴。
普米族以氏族和宗支聚族而居,留存著遠古血緣部落、群落的特征,村落多依山傍水,分布于背風、向陽的緩坡地帶,大村四、五十戶,小村十來戶,各自單門獨戶,自成一個寬敞、方正的四合院。按照普米的傳統(tǒng)規(guī)矩,院門向東,正房坐西朝東與院門相對,院墻常常以尖角朝上的木柵欄圍隔,隨意而親切,與鄉(xiāng)間鄰里的界線似有似無。
在進入普米族最尊貴的正房之前,有必要先對院子北面的“花樓”花點口舌。我們知道,瀘沽湖邊有摩梭人的一種樓房叫“花樓”,是著名的走婚男女淡戀愛,男子寄宿女方的地方。由于普米和摩梭同居瀘沽湖畔,風俗風情有許多相同之處。從房屋外形看,兩個民族的花樓都是兩層的,二樓走廊設(shè)置背靠長椅,房屋裝修都同樣講究。可以說,普米人家也有走婚的,“花樓”也是男女“男不婚,女不嫁”、暮合晨離的場所。然而,普米族畢竟是普米族,這個民族多實行一夫一妻的對偶婚、定居婚制,之所以仍稱“花樓”,一是沿用舊稱,二是普米是個好客的民族,漢語“花”通“華”,華麗的華,尊重客人,把家中最好的房子留給客人以顯熱誠之意。像我們即將進入的正房,有一張正方的“花床”鋪有花地毯,就是專供尊貴客人坐的上等位。普米族和摩梭人有許許多多的異同,有興趣的游客朋友,不妨比較一下,做番民俗研究。像對面的那棟廄房,同是兩層,同是木楞黃板房,舊木片上壓石頭,摩梭和普米的區(qū)別只在于,摩梭人家的住房兩層樓是平地而起,而普米人家,將一層的廄房降于地面,人畜分離,防蚊防臭,二樓的樓房與院壩水平,遠遠看去,只見人居的二樓,錯以為房屋只有一層呢!
現(xiàn)在,請大家跟隨我,一道走進普米族的正房。正房的這個空間是公用過道,用于擺設(shè)攪酥油的木桶、盛水的水缸及懸掛生產(chǎn)工具等,并連接三道門:左邊的是釀酒坊,生產(chǎn)普米族地道的蘇里瑪酒,這酒用大麥、青稞等糧食,配以草藥做的酒曲經(jīng)發(fā)酵而成,生產(chǎn)日期至少在一個月以上;右邊的是經(jīng)堂,供普米族祭師韓規(guī)燒香敬佛并作居住之用;中間這道門,才是正堂的入口。正堂的門又低又小,門頭上還掛有牛頭,為什么要這樣做呢?普米族是個農(nóng)耕為主的民族,耕牛是他們的主要農(nóng)作工具,門頭掛有牛頭,既有尊拜之意,也有避邪之想。普米族信奉多神,崇拜萬物,他們之所以不把正堂的大門造得高過人頭,并且腳下還設(shè)有很高的門檻,他們認為,自然界作害人類的鬼怪,不像人類一樣生有柔軟的、能屈能伸的腰枝,這些鬼怪想進屋,因為不會低頭彎腰,直挺挺地跑著來,必然被碰傷、撞死在普米人家正堂的門楣之外!同時,正堂是一家人飲食起居和議事、待客的中心,普米族非常尊崇正堂,進門時彎腰低頭高邁腿,有對正堂鞠躬敬禮之意。
請大家彎腰、低頭、高抬腿走進普米正堂。我們看到,普米的正堂不像我們從外面看的那樣狹小低矮,而是又高又大,且氣勢恢弘、金碧輝煌。我們從東往北看,東墻的圓木上披有一條金黃的哈達布,表示吉祥,那些上翹的尖木鉤,則是懸掛挎包、衣服等用的。正堂北面,我們看到,是一整墻壁柜,壁柜的派場,我不說,大家也知道它居家過日子的用途。我要說的是壁柜的正中央,是一個方正的凹柜,一塊藏族味的神牌鑲嵌其中,這就是著名的藏巴拉,也叫宗巴拉神位。神位前的地上,挖有一個方正的大火塘,大火塘上支有體量龐大的圓圈三角架,普米族燒水做飯即在上面進行。和傈僳、摩梭等相似,普米族的火塘是非常神圣的,藏巴拉神位也是非常神圣的,任何人,不管什么事,都不準從火塘上、神位前跨過。到了普米家,一般也有講究,主人坐火塘的西邊(左邊),客人坐東側(cè)(右側(cè))??腿艘宦渥瑹崆?、好客的普米主人馬上給您送上自釀的蘇里瑪酒、滾沸的熱茶以及油炸粑粑、酥油茶、燕麥炒面、豬膘肉等等。對尊貴的、稀有的貴客,普米人家一定要讓客人上“花床”上坐坐的。
正堂南面,高于地面,這炕床似的木床,床面鋪有花地毯,中央兩張小長桌并排擺在一些,并于西南墻角建有兩層神臺的組合,正是普米家遠近聞名的“花床”。我們進院子見到“花樓”時說過,普米族視“花”為華麗、尊貴,所以,能在普米家正堂的“花床”上坐過的人、睡過的人,在普米族人心目中,一定是不同凡響之人,親切而偉大之人!大家請看,花床東北角立有一棵方柱,這棵方柱,位置在整個堂屋中央,普米族認為它是一棵頂天立地之柱,居中為尊,挑起了整個房屋的大梁。從這棵方柱,我們也看出普米族與摩梭人的區(qū)別。摩梭家是兩棵立柱,分男柱、女柱,凡十四、五歲的少男少女舉行“成丁禮”,要在各自的神柱前,一只腳踩豬膘肉,一只腳踏糧食袋上,完成穿裙子和穿褲子儀式,儀式就在正堂舉行。普米族的穿裙子、穿褲子“成丁禮”,也是一只腳踩整條豬膘肉,一只腳踏糧食袋,成丁年齡也一樣,但他們的成丁禮,一般不在這個正堂方柱前舉行,而是正堂西門那道小門后面的糧倉舉行。他們認為,糧倉是糧食堆成山、獵膘臘肉一條又一條,在那里舉行成丁禮,一個人的一生,會更加富裕、幸福。事實上,由于普米族的勤勞能干、持家有方,在麗江的所有少數(shù)民族中,他們是自古以來日子過得最富足、家庭最和睦的山地民族之一??纯此麄兊慕ㄖ?、飲食和服飾,您就不難明白,這個民族很優(yōu)秀,他們身上,有很多藏族的東西,他們高大而溫和、熱情而內(nèi)斂、華麗而高雅、聰明而自持,集很多優(yōu)點于一身。這里,之所以稱“普米金窩”,金窩既是外民族對他們生活質(zhì)量的高度評價,也是他們本民族“家里”、“人家”的漢譯之意,金窩寓意著普米人家的富裕、祥和。
普米族自稱“培米”、“拍米”等,人口五萬多人,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蘭坪和寧蒗等縣,是全國人口極稀少的少數(shù)民族,外界對他們了解不多,包括他們神秘的韓規(guī)文化和熱情活潑的歌舞等。